| 产品展示 |
|
| |
| 生产设备 |
|
|
| |
| 联系我们 |
| 地址 : |
永年县西南开发区 |
| 电话 : |
+86-310-6700099 |
| 传真 : |
+86-310-6639608 |
| 电子邮箱 : |
admin@hsfastener.net |
| 联系人 : |
董立明 |
|
| |
|
| 新闻中心 |
| 如何正确安装和维护高强度螺栓? |
| |
正确安装和维护高强度螺栓是确保其性能发挥、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,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,结合工况特点制定流程。以下从安装前准备、安装流程、维护要点三方面详细说明: 一、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安装前的检查与准备直接影响螺栓连接的可靠性,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点: 螺栓及配套件的质量核查 核对螺栓等级(如 8.8 级、10.9 级)、规格(直径、长度)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,查看产品质量证明文件(材质报告、力学性能检测报告)。 检查螺栓表面状态:无裂纹、毛刺、锈蚀,螺纹清晰完整(可用螺纹规检测);摩擦型连接中,接触面(螺栓头部、螺母底面)需无油污、氧化皮,抗滑移系数需符合设计要求(如钢结构中 μ≥0.35)。 配套件(螺母、垫圈)需与螺栓等级匹配(如 10.9 级螺栓配 10 级螺母),避免 “强螺栓配弱螺母” 导致螺母先失效。 工具校准与选型 预紧工具(扭矩扳手、液压拉伸器)需经计量校准,误差≤±3%(如扭矩扳手需在使用前用标准测力计校准)。 根据螺栓规格选择工具:小规格螺栓(M12 以下)可用手动扭矩扳手;大规格(M20 以上)或高强度等级(12.9 级)建议用电动扭矩扳手或液压拉伸器。 被连接件的处理 清理被连接件的连接面:除铁锈、油漆、油污,确保表面平整(平面度误差≤0.1mm/m),避免因接触面不平整导致螺栓受力不均。 对于通孔连接,螺栓孔直径需比螺栓公称直径大 1-2mm(如 M20 螺栓配 φ22 孔),确保螺栓能顺利穿入且无强制对中应力。 二、高强度螺栓的安装流程 安装需严格控制预紧力、拧紧顺序和方法,避免过松(连接失效)或过紧(螺栓断裂)。 1. 预紧力控制:核心中的核心 高强度螺栓的承载能力依赖于预紧力形成的摩擦力或夹紧力,需根据设计要求设定预紧力(通常为螺栓屈服强度的 60%-70%),常用控制方法有: 扭矩法:通过扭矩扳手施加扭矩,利用 “扭矩 - 预紧力” 关系(T=K×F×d,其中 K 为扭矩系数,F 为预紧力,d 为螺栓直径)控制预紧力。需注意:安装前需测试实际扭矩系数(因表面处理、润滑状态不同,K 值可能波动),避免直接套用理论值。 液压拉伸法:通过液压拉伸器直接拉伸螺栓,达到预定伸长量后拧紧螺母,适用于大规格螺栓(M30 以上)或对预紧力精度要求高的场景(如风电塔筒连接),误差可控制在 ±5% 以内。 转角法:先将螺栓拧至 “贴合扭矩”(确保螺栓与被连接件贴合),再按规定角度(如 180°、270°)拧紧,适用于批量安装(如汽车底盘螺栓),需提前通过试验确定转角与预紧力的对应关系。 2. 拧紧顺序:避免受力不均 当多个螺栓连接同一部件时,需按 “对称、分步” 原则拧紧,防止被连接件变形或螺栓受力集中: 圆形法兰(如齿轮箱法兰):从中心向四周对称拧紧(按顺时针 / 逆时针交替),分 2-3 次达到终扭矩。 矩形结构(如钢结构梁连接):从中间向两端对称拧紧,避免因单边过紧导致结构翘曲。 3. 其他场景的安装细节 高温环境(如发动机舱):安装时需考虑热膨胀系数,预紧力可适当提高 10%(避免高温下预紧力衰减),且螺栓需涂抹高温防卡剂(如铜基润滑脂),防止后期拆卸时咬死。 腐蚀环境(如海上风电):螺栓安装后需在螺纹外露部分涂防锈漆或缠防腐胶带,螺母与被连接件之间加装锌合金垫圈(牺牲阳极,延缓腐蚀)。 振动环境(如汽车底盘):采用防松结构,如法兰面螺栓、施必牢螺纹(自锁螺纹),或在螺纹处涂抹防松胶(如乐泰 263,固化后可承受 100℃以上温度)。 三、高强度螺栓的维护与检测 定期维护可及时发现松动、腐蚀或疲劳裂纹,避免突发失效: 日常检查(周期根据工况设定) 外观检查:查看螺栓表面是否有锈蚀、裂纹、变形(如头部鼓包、螺纹损伤),螺母是否松动(可用扳手轻试,若能转动则需重新拧紧)。 预紧力复查:对关键部位(如桥梁支座、风电叶片连接),每 6-12 个月用扭矩扳手复查预紧力,允许偏差≤±10%,超出范围需重新拧紧。 腐蚀防护 室外或潮湿环境:每 1-2 年清理螺栓表面锈迹,重新涂刷防锈漆(如环氧富锌漆);盐雾环境(如跨海桥梁)需定期检测镀层厚度(锌层厚度≥85μm),不足时补镀或更换螺栓。 避免使用强酸强碱清洗剂,清理油污时用中性洗涤剂(如煤油),防止腐蚀螺纹。 疲劳与寿命管理 承受交变载荷的螺栓(如风电主轴连接):每 3-5 年进行超声波探伤或磁粉检测,排查是否存在疲劳裂纹(重点检查螺栓头部与杆部的过渡圆角处,此处应力集中易开裂)。 达到设计寿命(如汽车螺栓通常 8-10 万公里)或经历过载荷(如地震、过载冲击)的螺栓,建议强制更换,避免 “超期服役” 导致突然断裂。 拆卸与更换 拆卸生锈螺栓时,先喷涂松动剂(如 WD-40),等待 10-15 分钟后再用扳手拆卸,避免硬拧导致螺栓断裂;若断裂,需用取丝器取出残段,不可暴力敲击。 更换螺栓时,需选用同等级、同规格产品,禁止用低强度螺栓替代(如用 8.8 级替代 10.9 级),且安装流程需重复上述规范,确保新螺栓性能达标。 |
|
| |
|